培养孩子,不是靠运气,是要持之以恒的言传身教!

[复制链接]
势单力薄 发表于 2020-4-16 15:41: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培养孩子,不是靠运气,要靠持之以恒的言传身教!


一份付出,
一份收获,
培养孩子也是如此!
有一朋友,
善于混社会,
长期混迹于各种圈子,
长期很少回家,
甚至不愿意回家,
对家里的大情小事都是粗枝大叶,
对孩子也是如此。
日子倒是过得红红火火,
也捞了不少钱,
遇事就拿钱解决,
认为有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现在就遇到用钱,
解决不了的问题了,
就是自己的孩子。

以前孩子小,
读小学,
升初中、高中,
学习就花钱让老师办,
升学就花钱让关系办,
好像一切都不是问题。
但慢慢孩子大了,
面临上什么大学,
怎么就业,
就什么业。
与父母关系如何,
走向社会怎么为人处事。
再看同龄人的孩子,
个个有模有样,
发现这事已经不是钱的事了。
我们曾经在一起聊天:
他:
你把孩子带得不错,
你是怎么把孩子带成这样的?
潜台词——你还混得这么差。
我:
那是付出了代价的,
可以说是用我的人生换来的。
他:
你日白,
你孩子花了什么钱,
我孩子用了多少钱。
我:
钱是没法比的,
因为如何培养孩子,
我们思维不一样,
你是有办法赚钱,
一心去赚钱,
用钱培养孩子,
我是用心陪伴,
因为培养孩子,
没去赚钱,
孩子也不会让我花很多钱。
你是已经为孩子存了很多钱,
我是让孩子以后自己去赚钱。
你是孩子已经有钱花,
我是孩子要去赚钱花。
你这一生比我好,
我孩子一生可能比你孩子好,
这也合理。
他:
我以为孩子小时候,
反正什么不懂,
孩子懂事了自然会好。
我:
恰恰相反,
培养孩子往往从2/3岁开始,
那时孩子悟性最强,
那时孩子察言观色比大人还强,
没那么多成年人的利害关系,
那么多的是非曲直,
就是直观的模仿,
孩子的人格品行,
基本就是那时形成的,
父母的言传身教特别重要,
孩子以后就是父母的翻版。
我夫妻也曾经南飘,
把2岁多的孩子让外婆带,
孩子当了一年多留守儿童,
发现不对劲。
也曾想让老婆在家带孩子,
但自己差不多就是单亲家庭长大的,
知道父亲母亲对孩子,
各自角色不同,
作用不同,
不可或缺,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引导,
更是必不可少。
就夫妻回来就地谋生,
一直陪伴着孩子成长,
直到孩子上大学,
当然孩子各方面都还过得去,
付出肯定有所回报。
他:
还不是有自己带孩子,
没好结果的,
养孩子还是要运气。
我:
也是有,
但肯定有原因,
我妻舅就是例子,
说起来条件也不错,
孩子比我孩子大两岁多,
看起来孩子也是自己在带,
但粗枝大叶,
更多的是上一辈在带。

现在孩子没带出模样,
也这么认为,
说我孩子是天生爱学习,
可能他不会知道,
我孩子为什么上幼儿园之前,
就能认识很多字,
可能不会明白,
那么小能认识那么字,
不会那么容易,
要有兴趣去认识,
还要有兴趣去记住。

还认为我孩子天生很听话,
他可能不知道,
孩子外婆曾经说我嫌弃儿子,
自己现在也后悔,
孩子小时候管教太严,
影响了他的性格。

孩子自己带,
与隔代带不一样,
不只是时代代差接近,
父母的管教,
孩子没那么大的逆反心,
打了骂了也理所当然。
犯同样的错,
别人来纠正,
孩子可能就不接受。
孩子曾经留守在外婆家,
就因犯错挨打挨骂了,
就不在她家住了,
要回自己家。

自己带孩子,
如果尽职尽责了,
如果方法得当了,
就算孩子不喜欢读书,
可能读书需要天赋,
还要兴趣培养得很早,
但孩子其他方面差不到哪里去。

一直以为,
一个人一生成败得失,
终会结束,
孩子才是生命的延续。
把孩子培养好,
是对自己负责,
对孩子负责,
更是对社会负责,
人人都责无旁贷!来自: Android客户端
20200416_5665_1587022887091.jpg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不去的曾经 发表于 2020-4-16 21:5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受教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势单力薄 发表于 2020-4-17 08:2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没受惊就好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势单力薄 发表于 2020-4-22 00:2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十月怀胎
一朝分娩
不断努力
初见成效
20200422_5665_1587486024274.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的梦》 发表于 2020-10-24 23:24: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身教大于言传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势单力薄 发表于 2020-10-25 13:00: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