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州西北边陲,紧邻四川宣汉,距开州城区66公里的深山沟壑中,有处静谧清秀的乡间小镇,静卧于窄窄的桃溪河上游,这就是历史悠久的麻柳乡,在很多“湖广填川”的家谱上,记载为“麻柳市”。
然此“麻柳市”,非行政区划之都市,而是指集中买卖的固定地方,为双音词,泛指“市场”,即进行交易活动的场所,与原开县的镇安场、临江市同义。麻柳,场地虽窄,但地点集中,说明这儿早年就是山民赶集的地方。不称麻柳场而称麻柳市,许是为有别于四川达州麻柳镇的麻柳场之故。
开州麻柳乡,东邻紫水、大进,西接宣汉茶河,北通宣汉黄土、漆碑,南连高桥,是开州区内唯一以树命名的乡。
有汉族、回族、满族、壮族、土家族、黎族、苗族等7个民族。总人口23467人(2017),人口密度为303人/平方公里,是开州区第二人口大乡。
我一个农家子弟,儿时足不出户,孤陋寡闻,能知道这个地方,是在三十多年前,有个要好的职同学的丈人家在这儿,后来他进了这儿乡卫生院工作,直到现还在这里。同窗情深,友谊永存,我们也因此去了很多次!



这儿在全国出名,是因为“八步工作法”,当年央视著名新闻记者柴静,专程来此实地采访过,并倾情出版过干群记实文学《看见》,瞧,封面那俊俏的靓照就是2006《新闻调查》的同事陈微在麻柳乡现场采访时拍摄的。


由于地势所限,资金匮乏,当年
从高桥至麻柳,道路盘旋狭窄,是全国少有的魔鬼路段,每逢五一国庆长假,国家发布的旅游拥堵路段,麻柳必在前列,为旅游黄金周提示,全国最难走的84条乡镇路之一。


近年,通过道路大力拓宽改造,柏油路面,畅道状况大为改观。
麻柳乡不远,是开州城区几十万人的著名大型饮水工程“鲤鱼塘水库”,水质清澈甘甜,据说达二级饮用标准(不需净化、烧开即可饮用)的优良水质。



随着国家扶贫力度加大,当地干群的顽强努力,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山青水秀边陲乡村,美丽的“麻柳市”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