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一个群里,看了一段9秒钟的视频,是9月20号早上,发生在深圳的一起交通事故。
这段视频,我反正一边看一边阵阵肉疼。
深圳龙岗区一个路口,一个女生把车停在路边,然后步行横穿马路。
马路上只有一辆越野车,通行速度也很慢,其实不管是女生让一让或者快速通过,还是越野车停一停,什么也不会发生,就像每一个普通的路口一样。
但是他们都没有让,哪怕车离自己只有半米远,女生还是若无其事地走着。
随后女生被撞到在地,越野车保持匀速,前轮从她身上碾压过去,然后是后轮……
因为越野车车速很慢,所以整个碾压过程,持续了好几秒,视频结束时女生还在后轮下,不知道后面还有什么样的吓人的画面。
后来确认,在送往医院途中,女生就已经死亡。
坦白讲,我在打上面这几行字的时候,都忍不住呼吸加快,我不知道那个女生在车轮间承受剧痛和恐惧时,会不会后悔:我让它先过就好了。
可是,世上哪有后悔药呢?
这场事故,之所以叫我忍不住要写一篇文章,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太常见了。
别说你们了,就连我自己,也有很多很多次,在横穿马路时,遇到缓缓驶来的汽车,也照走不误。
因为我和你们一样,心里都知道:它不敢撞人的。
只不过,我担心自身安全,同时也体谅司机,所以通过的速度会加快一些,不会像那个女生那样大摇大摆罢了。
在国内城市的许多个路口,每一天,行人和司机都在玩“谁比谁更狠”的游戏。
狠的那个就能先通行,你要是稍微犹豫或者担忧,那对方不会给你机会,然后,你就再也没有机会,只能继续等下去了。
大多数时候,司机都是输家,还是那个我们都知道的原因:车不敢撞人的。
我想,那个女生可能一直都是这个游戏的赢家吧,只不过这次,意外发生了。
所有敢于挑战汽车的行人,心里都有一个默认的前提,那就是:
司机是一个心智健康、驾驶技术过关的正常人。而且,正在专注地开车,在“谁比谁更狠”游戏里,不得不理智地选择退让。
可是,万一呢?
万一人家根本就没跟你玩比狠游戏,而是在专心打电话,喝饮料,刷微信,拍抖音呢?
甚至,他一边开车一边可能还在盘算,这个“十一”要去哪里自驾游?盘算去哪吃饭比较省时间,好在家里多加会儿班?惦记老婆的生日礼物该买什么,会不会被嫌太土气?
一句话,他的心思完全没在开车上呢?
干脆司机本身,就是无证驾驶,或者酒驾乃至醉驾呢?甚至,是一个对社会不满的极端人格呢?
所有的一切,你都无法提前知道,更无法掌控和改变。
所以,用自己的生命去赌别人是个“正常人”,就是把自己的脑袋,拴在人家的裤腰带上。
来自: iPhone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