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我一直在寻找一位叫阿平的客户。
前些日子,他受单位委派去北京出差,在我所在的旅游公司订了一张机票,金额为1280元。
他通过银行转账付的款,但我收款短信提示却是2280元,足足多了1000元。
怎么回事?怎么会凭空多出这么多?会不会是短信有误?
我赶紧去银行查询交易记录,没错,的确是多了1000元,付款方正是阿平本人。
现如今,代理一张机票的利润不足20元,这里白白多了1000元,简直是一笔横财。
可我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差我的钱我可以抹去,多给的钱我一分不要。
这是我一惯的经商理念,当时我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尽快联系他本人退回。
可要找到他本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机票是他们单位办公室订的,只留了个座机号。
我赶紧回拨过去,接电话的女士说阿平是他们下属单位的职工,不知道他的手机号,只给了一个他科室的座机。
我赶紧拨打了过去,工作人员不是说阿平在开会就是在下乡,反正联系不上本人。
连续两天,我一直都在打他们的电话,但总也找不到。
我恳请他们提供一下阿平的手机号,对方似乎很警惕,反复追问我有什么事。
我简单的跟他说了一下,说必须联系上他本人把多给的钱退给他。
但对方似乎很不配合,反复跟我说阿平在开会,接电话不方便,然后说他大概什么时候会在,让我在特定的时间段再打,随后啪地将电话挂断。
挂电话前,我分明听见他正小声的和身边的同事说:“现在网络上有种新型骗局,先是让对方提供账号……”
我有些无语,原想发一回善心,却被当成了骗子。
也难怪,在很多人的心中,商家都是唯利是图的,谁会相信含在嘴里的黄金又吐出来呢?
怎么办?犹豫再三,我还是认为不应据为已有,应想办法找到他本人。
我突然想到阿平单位的一位中层领导刚好跟我有一面之缘,只得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向他求助。
我打电话跟他详细说明了情况,领导开玩笑说我觉悟高,当即为我提供了阿平的手机号。
我拨通了阿平的电话,为避免他产生同样的误会,我先大致跟他说明了情况,绝口不提让他提供帐号的问题,而是让他先去银行查下交易记录。
没多久,阿平回了电话,证明的确是自己粗心多打了一千元,他说这段时间一直在下乡,整天忙得晕头转向,转款的时候不小心弄错了,还说要不是我主动联系他,他可能一直都不会察觉。
按照阿平提供的帐号,我将那多的1000元转了过去,顿时感觉心里踏实了许多。
作者周成芳,个性签名:做高雅的文人、儒雅的商人、文雅的女人
作者简介:周成芳,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三里河旅行社负责人。作品散见《中国审计报》《华西都市报》《重庆晚报》《重庆政协报》《重庆日报》《重庆法制报》《老年周报》《作家视野报》《成都晚报》《银川晚报》《安徽日报》《37度女人》《特别关注》等报刊杂志,出版散文集《不改的朱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