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养成俭朴的习惯

[复制链接]
高辉 发表于 2019-6-27 09: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在物质丰盈之时,当家长的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俭朴意识,不然孩子就会养尊处优,不知道什么叫俭朴了。孩子大把大把地如流水式的花钱,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俭朴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长久地生活,更加珍视自己的生活,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当家长的从小就要向孩子灌输“有时要把无时想”、人生须有“三穷三富不到老”的境遇思想,让孩子从小懂得俭朴的涵义并学会俭朴、践行俭朴!

下面的故事值得我们的家长一读:

陶侃为庐江浔阳人,父亲早年亡故,自幼由母亲抚养成人。陶侃母教子恩威并重。陶成人后,在县内当小吏,有一次将公家分的鱼托人带回家孝敬慈母,陶母丝毫未动,将原物封好退回,并写信责备陶侃,要他当官必须洁身自好,不允许公私不分。陶母还告诫陶侃说:“你想这样用公物来取悦于我,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这番教导,对陶侃后来勤劳节俭、为官清廉有很大的影响。

陶侃为官名声甚好,仕途发展较快,历任武冈县令、武昌太守、荆州刺史、、广州刺史、侍中、太尉等官职,政绩卓著。特别是他曾作为主帅,指挥平定了苏峻、祖约之乱,有再造晋室之功。

陶侃身为大将军,却极惜物力,被誉为管理有方,勤俭节约的帅才。

陶侃的军队要造船,他命令将造船时剩余的那些锯末、木屑、竹片等都收好。当时人们皆不解其意,暗中笑其吝啬。后来,有一年大年初一,那天正好雪后初晴,地面很滑,可官员们又要去衙门聚会,并接受属吏的致贺,这么滑的路面,大家心里都有些害怕。

这时,陶侃就让人把锯末撒在大厅之前,人们行走起来非常安全方便,众人始悟。

有一次,新任荆州刺史桓温率军入蜀,造船缺钉,无计可施。当众人想到陶侃以前收集的堆积如山的竹片时,便以竹片削钉造船,解决了军中一大难题,众人更加领悟陶侃当初是为。

当家长的看了这则故事,不知有何感想?现在社会进步了,经济发达了,物质富有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奢侈品消费者愈来愈多了。人们追求高品质的人生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并非仅仅限于物质的层面,它还有其更高的、更丰富的精神境界。其实人们只要拥有了简单的生活,纯洁的心灵才能容易得到幸福与快乐。“天大地大都没有人的心大”,物质的欲望永远也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只能用“蚂蚁心大了要爆腰”来警示贪得无厌的人们。有效地防止“心大”,杜绝奢侈浪费,就得对孩子从小给予俭朴教育。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是以传家宝的形式传承于后世。老子说:“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节俭”是老子的“三宝”之一,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今天更有必要遵从古训,这是只有我们人类才能具备的美德。

作为教育工作的管理者,我十分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亲自看到一个孩子和远在他乡的妈妈通电话:孩子老是哭着不说话,我很关心式的走到孩子背后想探个究竟。只听见妈妈说:“别哭了,给你200吧!”孩子还是哭。“三百吧”,孩子还是没有说话。妈妈急得不行,“四百吧,只要你好好读书,我马上给你打来。”这时孩子不哭了,也说话了,“那好吧,快点打来,我急着要用。”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只哭不说话,是因为妈妈的钱寄得太少了。本次给400能行,下次500最好,如果只有300,孩子该怎么花?因为已经大手大脚用习惯了,少给孩子能行吗?孩子上学的时候就向家长要钱,不给或给少了孩子就不去读书;有的孩子觉得给少了干脆将书包一扔,在外面一跑几天不回家,弄得家长无可奈何。这样的情形屡见不鲜。所以让孩子俭朴一点很有必要。

人生一世,跌宕起伏,变化无常,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富贵永生。养成俭朴的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在各种不同处境下的生存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都能坦然面对、从容应付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同志们,教育孩子的事不是物质多与少的事,而是当用与不当用的事!一个好习惯将会成就孩子的永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全部回复2 显示全部楼层
方二妹 发表于 2019-6-27 17:3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lol:lol:lol这是对的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你懂的 发表于 2019-6-28 08:4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请收下我的膝盖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论坛元老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