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发表于《重庆晚报》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我逃往几百公里之外的山区拟小住几日。刚搁下行李,准备趁凉快好好睡一觉,却意外刷到彤哥的朋友圈:“您在,春华秋实,夏蝉冬雪。您走了,唯余春夏秋冬——悼父亲。”
彤哥的父亲走了?我的恩师离开了?我一下惊呆了,瞬间睡意全无,脑海里反复浮现出老师的音容笑貌。
读初二时,我从老家转学到邻镇。语文老师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姓周,名帮杰。他常穿一件白衬衫,文人气十足,总是笑容满面。
周老师任全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他讲课声音宏亮,诙谐幽默,旁征博引,引人入胜。他每周指导我们写一篇作文,对每位同学的作文都认真批改,再选出几篇范文在全年级朗读。他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让我们用心去观察和记录。他特别爱讲一些作家青少年学写作的故事。那些事例很接地气,让我第一次感觉作家其实并不遥远。
除完成每周一次的作文,周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写日记,将生活中所见所思用文字记录。我试着写了几篇,鼓起勇气交给他指点。他一字一句认真批阅,再和我交流有哪些需要完善。在周老师细心的指点下,我对写作渐渐有了兴趣,写的作文开始被当成范文在全年级交流。这让我很受鼓舞,对每周一次的作文课充满期待。
不久,县里组织了一次征文大赛,周老师推荐我和另外几位同学参赛。我至今仍记得题目是《意外》。这个题目让我思维受限,我胡乱编造了一篇,还在文章里刻意堆砌了很多华丽的辞藻。
几天后,周老师在班上公布,邻班虹同学在征文大赛中获奖,为全校争得了荣誉。我顿时傻眼了,回到宿舍一个人偷偷抹眼泪。
周老师看出了我的失落,他主动在课间找我谈心。他肯定了我的进步,然后不客气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他说写作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要注重细节描写,你看朱自清、沈从文等作家的文章,看上去并不华丽,却能打动人心。
那周作文课,周老师让大家写命题作文《意外》。我以参加征文比赛意外落选为素材,真实地描写了自己的所思所感。周老师认真写了评语:“感情真挚,语言流畅,更可喜的是,你能正确对待荣誉,思想意识在不断提高,我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更大进步。”
周老师的话时时鞭策我,我比以往更用心地观察生活。在他的鼓励和指点下,我的写作劲头越来越足。初二下学期,我鼓足勇气参加了全校征文比赛,荣幸获得初中组第一名。
因种种原因,读初三时,我又转回原籍上学。那年教师节,我给周老师寄了一张明星片,写了四个字:恩师难忘。
周老师只教了我一年,却从此为我打开了文学的大门。上大学时,我特意选读了中文系,所写的文章陆续在校报上发表。
毕业后,我为了生活四处奔波,与周老师联系较少。但我一直坚持写作,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我时常向彤哥打听,周老师退休了吗?周老师身体还好不?
10年前,我如愿加入省级作家协会,并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一收到书,我迫不及待将还散发着墨香的新书交给彤哥,请他转送给我文学路上的第一个引路人。
几个月前,听当年的同窗云说,周老师不幸身患重病。我一听就傻眼了,当即约上几个同学去探望。多年不见,曾风华正茂的恩师已进入古稀之年。他斜靠在沙发上,声音很微弱,听到我的名字,他挣扎着起身,主动向我握手。
彤哥说周老师知道自己的病情,但他很坚强,也很乐观,一直在努力战胜病魔,我们都期待着好人好命。
“你在外地不方便回来,我代你去悼念吧?”老同学若的电话打断了我的回忆。我说我将尽快赶回。她说这大热天的,你跑一趟多累。
你知道吗?我人到中年,还能坚持文学创作,这完全得益于当年周老师的培养和熏陶,他是我文学路上的第一个引路人。人这一生,能遇到几个这样的贵人?这话我像是对她说,也像是对自己。
在殡仪馆的灵堂里,我看到黑白照片上,定格着周老师含笑的最后容颜,顿时泪如泉涌。
伴着低婉的哀乐声,我点燃一炷香,跪拜在您的灵堂前。恩师,我跋山涉水赶来,就为了能送您最后一程。如果有来生,让我再做您的学生。
作者简介:周成芳,重庆市三里河旅行社负责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开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先后在《中国审计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法制报》《重庆政协报》《重庆科技报》《新女报》《成都晚报》《长江日报》《今晚报》《山西日报》《春城晚报》《华西都市报》《劳动午报》《37度女人》《老人春秋》《老同志之友》《特别关注》《家庭健康》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数百篇,出版散文集《不改的朱颜》
微信号;zcf383784283
扫描二维码关注个人文学公众号
天天艺校小作家班招生啦!授课教师:周成芳
有需要咨询的请加微信zcf383784283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