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遗憾的户外旅途
文‖刘兴祥
盖梁山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董家坪位于盖梁山中部,多年来以盛产黄莲出名。这里的山民富得流油。
解放前这里的人,有“黄莲脑壳”之称呼。别看他们身背喇叭背篼,头系羊肚毛巾,土里土气,可腰包儿里面有货。

退伍后参加了工作到那里去过多次,领教了那里悬崖峭壁,山路陡峭,往返曲折崎岖之苦头。
一趟走来除了心惊肉跳,精疲力尽,虚汗淋沥外。那森林茂密,藤缠树绕,百鸟争鸣,山花烂漫,蝉虫声长,猿声泣应,峰迴路转,云遮雾绕的美景,会使人流连忘返。

前些年开州岩水等高山地带,兴起了夏天避暑之风。修起了洋楼和别墅,城里的退休闲人。如一群候鸟,选择了这里作为夏天避暑的栖息地。他们在这里置房,租房或包吃包住农家乐。享受着青山绿水,凉风悠悠之乐。当地人看准了商机,为候鸟们提供了各种服务。

我退休后也加入了候鸟群体,经历了吃农家乐和租房。几个合得来的好友,每天唱唱歌,打打牌,散散步,聊聊天,观山望景不亦乐乎。错过了平坝漫长酷热的夏季。
听人讲岩水经董坪至锦竹的那一条路已修通,并且已经硬化。大家都有去走一趟的想法。后来几年里,我曾去了狗儿坪等地避暑,此事一直挂念在心中。

今年我又回到了岩水避暑,经朋友们的商量决定重游故地,看看这条崎岖的山路时过境迁的变化。出行前有人告诫我们那条路不好走。我们认为以前步行就走过了,如今修起了水泥路,条件好多了,不会是很难走的。对故地的留念之情产生了冲动,决是去试试。

的确,正如告诫之人所说:在如梦如幻的美境之中,的确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狭窄陡峭的路面安上了护栏,有的地方单车通过还得小心意意,一遇汇车更加艰难。
一路上两眼盯着危险的山路,目不转睛。心惊胆战的,谁还有心思去观山望景?

车上有人遗憾地讲:“这里的风景胜过全国许多旅游区,却配上这糟糕的路很不协调”!我在分析:当初设计这条路的工程师们,或是因为资金不夠?或是没有前瞻观念?公路基本上是顺着原来的老山路修建的。

锦竹和岩水两地海拔持平。为什么不能夠设计一条平行且宽厰的观光旅游路?这直上直下,转弯抹角的狭窄之险要,会将众多观光游客拒之门外,让自驾游人望尔却步,可惜了这片大好河山。
在美丽山村的金竹园。竹林如海,山峰奇特,曲径通幽,山回路转,一步一个景,它独特的景致,可胜过幽深的桃花源。可是我们一行人来到此地,却找不到食宿。饿着肚子观景,再好的美景也有几分子逊色的感觉。

开始我们只好恳求当地居民帮忙解决一下吃的问题,但因来的人多,条件太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百般无奈之下,我们只好忍饥挨饿,开车返回岩水月亮坪农家乐寻食宿。一段近二十公里的路征,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

大家在月亮坪农家乐狼吞虎咽地吃了午饭,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打打麻将,斗斗地主,留连到晚上吃了晚饭才离去。
我的车在返途中,稍不注意就被路边的护拦挂了。一道长长的挂痕从车头到车尾,幸好乘座人员安全无恙。刚买的新车受损,我心痛极啦!这一下午我也无心和大家一起娱乐。

只好报了案,保险公司为我修车花了两千多元,这一趟户外旅行真是得不偿失。那如梦如幻的美景从此在我心中淡化。
作者简介:
刘兴祥、 1953年4月生,1972年入伍,西藏昌都邦达工程兵建筑第305团服役,1978年退伍后,重庆市开州区森林公安局就职至退休。曾任一级警督、三级警长。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理事、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开州区诗书画院院士、开州区作家协会、开州区音乐家协会会员等。以古典格律诗词为主。兼有长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文学评论、现代韵律诗歌集等,共有专集11部,近100万字。代表歌曲作品《战友情深》《无缘》《老同学之歌》
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