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了开州的名刹古寨、垰垰角角,却对老家后山之巅、近在咫尺、从小心仪的堕基石,一直心心念念。平生酷爱游山玩水,那是放浪形骸、钟情山水的我,对于平凡人生、平淡生活,永不改变的执念。
叫堕基石的地方很多,也有人写作剁鸡石,或因传说不同或寓意不一,而人们各取其字罢了。然最早熔进我儿时记忆里的,就是老家后山顶上,那大德乡仁和村的堕基石。
过去,从镇安场,过桃溪河,经陶家坝,上杨柳溏,登棋盘石,翻克蚂背,越丰宝岭,到堕基石,达大德土地垭边石河堰,有条人行大道。镇安在河边,大德在山顶,海拔落差大,所以一直是笔陡上达。那时没车没公路,其道行人如织,往来不绝。
在这条从镇安通往大德的旧时交通要道上。有两处令爬涉路人特别难忘的地方,一个是棋盘,一处是堕基石,是疲劳爬涉者的小憩处。两处将全程分为了三段,大约各占1/3行程。
棋盘石处当年有个小商店,可对行人出售饮水给养,两棵古老的黄葛树,苍翠葱笼,虬枝蔽日,高大挺拔,形如华盖,人们可驻足纳凉,迎风远眺,回望桃溪临江相拥,静观镇安静谧安卧于两江之怀。
传说与丰宝岭相连的克蚂背是一龙脉,直达下面陶家坝,桃溪诃在此与临江相汇,环绕着宽阔的陶家坝,如玉带环腰,这是前照后靠的形胜宝地,据说曾是周总理秘书的王雪崖,就出生在这儿。可惜解放时兴修水利,在棋盘石旁挖了个大堰塘,挑断了龙脉,败了地形,从此这里便没出什么大人物了。

堕基石北边是条深山沟,解放初,大德镇安两乡,调集大批人马,历时多年,义务出劳,筑坝成库,取名为堕基石水库,据说我爷爷是当年工地上的事务长,负责整个工程人员的后勤生活物资。
坝外悬崖山涧,叫老荒沟,初中爱唱歌的邓杰同学,老家就住那下面的木耳坪,坝的南侧山尽头,叫望乡台,能看到整过挑溪河流域很远的地方。记得别人当年给我二弟介绍的一个姓唐的女朋友,说是就在这水库边。




44年前,儿时的我陪妈妈走过这路。老爸才1岁多时,从三房过继给大房作养子。我8岁那年,养祖母脚关节疼,听说大池山老鹰岩有个菩萨很灵,烧香取水,一饮即效。
孝顺的妈妈便寻思着去为养祖母讨这“神水”,我们顺着这条极陡的山路,不知歇了多少程,好不容易长途跋涉来到大慈山碑垭口下的姑外婆家,记得她家有个表舅叫王楚培。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经过堕基石,第一次踏上大慈山,至于讨的“神水”有无疗效,便实在记不得了。



还是在游览汉丰寨时,同学南川就念叨着还从未去我老家后那山上玩过的,3.12植树节这天,儿子好不容易有一天假,提议要一起回镇安老家去看望爷爷奶奶。
午饭后,我正在洗碗,南川打来电话,欲约去大德七彩仁和观花,可我答应了孩子,便不好改变,便回老家去了。不久后,我电话询问他去没,结果一会儿,他便开车径直到了我老家,两个大男人,开启了堕基石之游。



驱车顺着新修不久的水泥山路,停停走走,一路盘旋着从南江的克蚂背上大德的丰宝岭、丰盛,到高山村农家乐界标处向左急拐,直奔堕基石。
中途顺便去了会儿棋盘石,同学说他是第二次到那儿,却是我小时候去外婆家经常路过的地方,但几T年一切都变了,只是儿时的记忆依旧,亲情永存。



站在堕基石不远的悬崖边,向东南俯瞰,开州城区,一览无余。夕阳西下,明媚的阳光普照着碧水簇拥,群山环抱的美丽新城,如同聚光灯照耀下的惊艳名模,清新靓丽,青春无限,活力四射!
宝珠山、汉丰湖,调节坝、汉丰寨、毗卢寺、元宝寺、崇门坳等尽在眼前,新城连绵连片,村舍星布山间,清澈的南河,如玉带飘然。
轻风拂过北边的水库,在逆光下泛着微澜,闪闪烁烁,涟漪浅荡,置身静美天地间,那是浮躁人生最美的积淀。
大德堕基石,一处登高观景,陶冶性情的好地方,有空会常来,从儿时到现在,从没忘怀……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