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城时光

[复制链接]
三里河 发表于 2020-7-12 15: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小城时光
文/周成芳
本文原发表于《重庆政协报》

闲暇时,我喜欢独自一人在小城转悠。

最初,我习惯在家附近的马路上散步。说是家,其实只是我的临时栖身之地。那是2007年初,我离开工作七年的主城区,回到家乡开县从事旅游业。我在城郊租了一间约20平方米的门面房。白天在电脑前辛勤工作,夜晚就躺在店里的沙发上辗转反侧。创业初期,一切都如书中所描绘的那般难耐。

我的老家,在距离县城几十公里的小镇上。这座小城,没有我熟悉的一砖一瓦。我就像外来妹一样,一切都得从零起步。彼时,老县城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即将结束,新城的建设如火如荼,已初具城市规模。每到黄昏,我会铁定在新修的几条街道走走停停,一来想寻个面馆之类的小食店填饱肚子,二来我也想能尽快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耳畔老是回想起亲朋的声音:“人往高处走,你都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还跑到小城来瞎折腾”。

春去春又回,小城的高楼越来越多,我的工作也逐渐有了起色。因我率先启动了本地旅游业,这很快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年底,我被县妇联提名十大女杰候选人。曾经陌生的小城,我正慢慢地向你靠近。

城区的街道越来越多,马路开阔而洁净,两旁的树绿了,公园的花儿艳了,城市在一个个项目建设中一天天变美。2008年,开县移民新城与朝天门、解放碑广场、磁器口古镇、山城夜景、大足石刻等同时上榜“重庆映像·巴渝新十二景”,也是唯一入选的移民县城。那一天艳阳高照,我荣幸地受邀与相关部门的代表一起去主城区参加了授牌仪式。

我在小城有了熟悉的面孔,经营的企业也逐渐步入正轨。工作之余,我积极参加一些大型活动,登台演讲,参政议政,日子渐渐变得亮堂。同时,爱好文学的我开始奋笔疾书,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县文联还专门为我举办了新书发布会。故乡小城,已张开双臂将我拥抱。

我将办公地点从原来的城郊搬迁到城中心,足足有一百多平方米。门店位置虽不太显眼,却仍有不少客户慕名而来。每天黄昏,我在城市最宽阔的开州大道悠闲地散步。晚风吹过,街道两旁的杨柳树向我频频点头,怒放的三桷梅对我笑脸相迎。

2010年,美丽的开州大道成功入选重庆最美街道50强。我的心也在一点点地融入这片土地。次年秋,当满城尽是桂花香时,我在这条道的中心地段,购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电梯房,我从小城的外来妹变成了真正的主人。

汉丰湖.jpg

新家附近,县里精心打造的月潭公园景景若画、巧夺天工。华灯初上,园内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我沿着公园的小路走了一圈又一圈,每走一段路,迎面都会有我熟悉的笑脸。

小城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越来越多。最叫人贪恋的,当数“平湖秋月共一色,流光溢彩耀美景”的汉丰湖。她是因三峡水库的建设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内陆湖泊。汉丰湖像一条蜿蜒的玉带镶嵌在开县新城之中。湖景与城市融为一体,一座有着“千年历史底蕴、滨湖水城风貌”的西部水城正在崛起。

与众多的市民一样,我渐渐迷上了在湖畔度过的闲暇时光。我特别喜欢在夜幕中绕湖欣赏,湖畔边几缕霓虹闪烁倒映于湖面,波光粼粼,岸边的高楼与桥、树等和谐呼应,绽放夜色光芒。我就这样沿着湖畔走走停停,任思绪飞扬。

2013年,开县移民新城荣获“中国十大休闲小城”称号。我越来越贪恋脚下这片土地,2015年,我在汉丰湖畔最壮观的国家4A级风景区举子公园旁购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住房。秋高气爽的日子,我邀上朋友在公园里喝茶,拍照,再美美地发个朋友圈,自豪地笑称这是咱家里的后花园。

2016年,重庆市行政区划调整,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从此叫开州区。

时光飞逝,我在这座小城度过了10余年的时光。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我也从青年走向中年。当亲朋们一致认定我当初的折腾实乃明智之举时,我的心里会格外踏实和安然。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既已倾心于你,从此相依相伴。

受邀参加市作协代表大会.jpg

作者简介:周成芳,重庆市三里河旅行社负责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开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先后在《中国审计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法制报》《重庆政协报》《重庆科技报》《新女报》《成都晚报》《长江日报》《今晚报》《山西日报》《春城晚报》《华西都市报》《劳动午报》《37度女人》《老人春秋》《老同志之友》《特别关注》《家庭健康》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数百篇,出版散文集《不改的朱颜》

微信号;zcf383784283

qrcode_for_gh_0e030118efec_258.jpg
扫描二维码关注个人文学公众号
三里河旅行社的主人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金牌会员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