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回报您,我的恩师?
文/周成芳
前不久与朋友小聚,席间有新朋友加入,闻知其来自区职教中心,心中顿感亲切。我告诉他,那所学校有我的老师,尊姓熊,大名年聪。激动之余,我向他举起了酒杯:“为了熊老师,干了这一杯”!
那是我第一次喝酒,为了当年的恩师。尽管已是许久不见,但他在我脑海里的影子,却愈来愈清晰。
与老同学敏子通电话,我问她,还记得那首歌么?当年熊老师上语文课时教我们唱的:
蒙蒙细雨
点点滴滴,
唤醒我多少童年的回忆
每天醒来,
饭香扑鼻
妈妈的身影那么美丽
………
那是一首歌颂母爱的歌。那节课学习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结合文中的母亲,熊老师声情并茂地怀想自己的学生时代,他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他的言语极具煽动力,或激昂、或深沉,无不引起我们情感的强烈共鸣。讲台下,好些女生的眼眶渐渐湿润。在朦胧的泪光中,熊老师挥舞着双手,在他的带动下,我们一起引吭高歌:
妈妈呀妈妈
孩儿在歌谣中
报答着你
……
那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我们共同唱响了一曲母爱的颂歌。激情飞扬的老师,向我们传授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以独特的方式引导我们学会感恩。
我对敏子说:“对熊老师,我是一生也难以忘记,记得当年……”
“当年你是他最钟爱的学生,”敏子抢过话头,“他对你的人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初见熊师,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跨进职中的大门,那一年,熊老师24岁。
职校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进校第一天,恰逢教师节,熊老师便开始锻炼我们的组织能力。他安排我带领同学们向每一位任课教师登门祝福。他听说我读初中时是学校的文娱活跃分子,从此对我委以重任。
学校成立了广播台,他选我当播音员;学校举办文艺晚会,他选我当主持人;赴校外参加社会实践,他安排我当领头人。高二时,熊老师推荐我参加镇里的“双学”演讲比赛,我在赛场上一举夺魁,后被镇里选送参加全区中学生演讲赛,再次荣获桂冠。那一次,我开创了职中学生在区里比赛获冠军的先河,教委领导专程来学校给予表彰。熊老师对我赞不绝口:“感谢你为学校争得了荣誉!”闻听此言,惭愧不已,真正该感谢的是他,是由于他对演讲稿字斟句酌的润色,也是他激情澎湃的言传身教,更由于他对我的殷切鼓励,才使得我得以在演进台上一展风采。
高中三年,我常代表学校参加区内外各种活动,还多次参加万县地区的文娱演出。我就在这一次次的挑战中不断地成长,视野越来越开阔,思维越来越活跃,组织能力越来越好,语言功力越来越强。从最初面对几百人演说便紧张万分,到最后竟能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口若悬河。
多年以后,我参加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主考老师听完我声情并茂的讲解,好奇地问道:“请问你曾经是专业讲解员吗?”我笑着摇摇头:“我没有从事过讲解员的工作,但我从中学起就多次登台演讲,积累了丰富的演说经验”。
那一次,令考生们最为恐惧的口试,却让我最为自信。最终我在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如愿成为众人羡慕的导游员。
我常想,如果没有中学时代的积累,没有熊老师的辛勤栽培,那么在全国导游口试中,必将惨遭淘汰。而我的命运,必将由此改写。
人这一生有很多路要走,关键的却只有那么几步,中学时代的培养,让我的一生受益无穷。 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我初进职校时,熊老师在课堂上引用保尔的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绝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话令我终生受益。今天的我,已年过不惑,感到欣慰的是没有平庸地度过我人生的每一寸光阴。这些年来,我在辛苦创业的同时,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实现了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授业、解惑,都不及传道对一个人的成长更具影响力。
敬爱的熊老师只教了我三年,却影响了我长长的一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或许就是我对恩师最好的回报。
作者简介:周成芳,重庆市三里河旅行社负责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开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先后在《中国审计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法制报》《重庆政协报》《重庆科技报》《新女报》《成都晚报》《长江日报》《今晚报》《山西日报》《春城晚报》《华西都市报》《劳动午报》《37度女人》《老人春秋》《老同志之友》《特别关注》《家庭健康》等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数百篇,出版散文集《不改的朱颜》
微信号;zcf383784283
扫描二维码关注个人文学公众号 天天艺校小作家班招收学员 授课老师:周成芳(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开州区作协副主席) 咨询微信:zcf383784283
|